DSC_1074

作為馬格蘭攝影通訊社主席,Martin Parr曾說Magnum有一半的成員因為他特別的風格而希望他加入,但另一半卻極力不讓他加入馬格蘭。他無異是名鬼才,能夠從最無聊、最不可能有攝影題材的地方,例如是超級市場停車場,找出最有趣的畫面和構圖。這些相片的訊息,單獨一張看來,可能只是停留在「搏君一笑」的層次。但當他將一系列類似的相片以相片書或相展展列出來,這些就不單是畫面上的荒誕,而是展露出的是一個「大時代」:中產階級對社會認知的蒼白、全球化對不同社會的影響、消費文化做成的浪費及其根源。作為一名攝影師,他的作品真正能夠做到雅俗共賞,市井之徙看得明白,高知識水平的觀眾亦能有另一番體會。

那攝影師本人又會如何定義自己的攝影風格?Martin Parr在訪問之先就說:「我創造的是娛樂,但在當中你會發現一些黑色的元素。」

PAM1985002Z00040-06

中產階級

馬田帕爾是馬格蘭攝影通訊社中的異類,更被布列松視為「外星人」。當所有攝影師都有追求拍攝「美」,他郤喜歡拍下旁人的醜態,作品充滿諷刺意味和個人風格。

「我的工作是去『展示平凡』,而非極端的情緒。」一般紀實攝影師,拍攝的一般都是活在貧窮線下又或者是超富有的人,但Martin Parr卻有自己的堅持:「I have to photo my own class」——他專挑比較少人拍攝或專注的中產階級來進行拍攝,並在當中探討「全球化」、「消費主義」等題材。

GB. ENGLAND. Ascot. 2003.

GB. ENGLAND. Ascot. 2003.

GB. England. New Brighton. Holidaymakers queuing for ice creams. 1985.

GB. England. New Brighton. Holidaymakers queuing for ice creams. 1985.

他鏡頭下的中產有點慵懶,看上去有點優皮,生活的幸福富足之餘伴隨而來是少許脫離大眾的奢華浪費。他正是想透過作品探討這種「浪費」:「在個人層面上,如何取得財富是種煩惱,在社會層面上,這些財富從何而來亦是種問題。」

這些作品色彩濃烈,卻又有著略帶俗媚的感覺,但這種表達手法卻和拍攝主題卻是出奇地絕配。而拍攝作品的地點,由平凡家居到連當地居民也甚少去的小海灘都有。他說:「好的攝影師可以令一個沉悶的地方昇華,並構造出虛構的真實(Fiction Realities)」

「攝影是主觀的」

那是否代表攝影師在拍攝時就應該賦與大量感情給觀眾去了解作品?作為紀實攝影師的Martin Parr卻直言,攝影是很主觀的:「透過不同的器材,例如是微距鏡配合閃光燈使用,你都可以給予觀眾完全不同的感覺。但當然,攝影師將相片拍攝出來後,相片的生命就是他自己的,讀者可以有不同理解。」

IRELAND. Galway. Galway Races. From 'Luxury'. 1997.

IRELAND. Galway. Galway Races. From ‘Luxury’. 1997.

Hong Kong Parr

HONG KONG. 2013.

HONG KONG. 2013.

Martin Parr這次來港,主要是受由刺點畫廊委託的新作《香港》系列 (2013)。他先和有關方面磋商拍攝題材,然後再安排行程。Martin Parr已非首次來港,但專程來進行拍攝工作卻是首次。他直言每次來香港都有驚喜,「轉變之快令我難以想像。」這次來到香港,拍攝題材也是他一貫喜愛的題材:消費、休閒、飲食文化及民族特性。在香港這些題材包括不同的肉檔、跑馬地馬場的馬迷,而當中最吸引的就是在廣東道名店門口排隊在香港瘋狂購物的自由行遊客,這些作品都描寫了香港緊張的城市生活以及文化異樣。

HONG KONG. Happy Valley Racecourse. 2013.

HONG KONG. Happy Valley Racecourse. 2013.

HONG KONG. Tang Choi St. 2013.

HONG KONG. Tang Choi St. 2013.

HONG KONG. 2013.

HONG KONG. 2013.

「在香港拍攝可謂非常容易,人們的肢體語言十分豐富。其實無論在任何地方拍攝都好,最重要是不要有罪疚感,舉機就拍。拿著相機本身就已經是一種權力象徵,當你可以拿著相機進入一個地方,你就要相信自己有拍攝的權利。不要常常怕被人拒絕或抓到,那樣很難拍到好作品。」

放眼亞洲

Magnum旗下的攝影師近年都失落於多項攝影界大獎,無論是普立茲新聞攝影獎等,都鮮有Magnum旗下攝影師蹤影,組織更被批評為「食老本」。被問到Magnum未來有何發展方向時,Martin表示,這次他亞洲行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希望物色一些在香港以及內地有名的攝影師,「Magnum希望可以加強和亞洲的聯繫,現時Magnum在大中華區只有台灣攝影師張乾琦,這次來中國,除拍攝新一輯以香港為主題的作品,就是出席上海藝術影像展,希望可以發掘到一些有潛質加入Magnum的攝影師。」

DSC_1064

寄語後輩

「找出你熱愛的題材,並努力不懈地堅持拍攝,即使是我自己以前也拍攝過很多很糟的相片。最重要是找到對的拍攝對象,然後你就可以拍攝出很棒的攝影專題。這要透過練習,過程並不容易,也正正因為是不容易才可貴,否則的話人人都是很棒的攝影師了。

「世界是個瘋狂的地方,變化迅速,作為攝影師你永遠不會缺乏靈感。」

刺點畫廊將展出Martin Parr的新作《香港》系列 (2013) 及兩套具標誌性的系列:第一部彩色照片系列《The Last Resort》(1983至1985)及《Luxury》(1995至今)。日期由6.9 – 1.11.2014,詳情可瀏覽刺點畫廊網站

DSC_1088

訪問後記

和Martin Parr做訪問不是一件易事。

面對一些有名氣的藝術家或公眾人物,訪問問題開始之先一般不會問得太深入或尖銳。在不清楚對方脾性前,一般都是以比較空泛的問題作開頭,例如是「你怎樣評價自己的攝影風格?」、「作為一名專業攝影師,你認為怎樣的相片才稱為好照片?」除了可以讓受訪者發揮表達個人意見,同時亦可以讓你對他感興趣的內容話題有一定掌握,再慢慢一路深入發掘。

但這招對Martin Parr是不管用的。

你問他「你對好相片的定義是什麼?」他就一句:「我不能答你。」「為什麼?」「總之不能答。」

你問他「你對當代紀實攝影圈有何想法?」他就一句:「Exciting」。

你問他「這次來亞洲有沒有什麼攝影師你是欣賞的?」他就一句:「我不能告訴你名字。」

你問他「覺得香港和其他城市有什麼分別,有什麼題材吸引你?」他就一句:「沒有分別,其實每座大城市都是一樣」

對,相片和訪問中的Martin Parr看上去都是和藹可親的,言辭也是很冠冕堂皇,但訪問的實際狀況卻是完全相反。

筆者準備了20多條問題,幾乎在5分鐘時間就問完。筆者在主流報章當記者8年,還是頭一次遭遇到這種事,Martin Parr完全沒有一條問題是認真回答,他也不介意讓你看得出他明顯是在敷衍你,言談間不斷露出極不耐煩的表情(攝影師人好,沒有將他那種樣子公開)。如果他是連二十分鐘的耐性都沒有,或者沒興趣受訪問的話,他絕對是可以推掉的,也不用大家在互相活受罪。

你可能問,在沒有任何訪談內容的情況下,為什麼你還可以寫到一整篇訪問稿出來呢?如果筆者仍是在報館工作,面對如此態度差的受訪者,絕對是會毫不猶豫地 Kill 稿,但在看到訪問後的坐談會有答問環節,那就姑且看看他在遇到公眾的同樣提問時是否也同樣敷衍。結果是,Martin Parr在對記者和對公眾完全是兩個樣子。笑容可掬之餘,同一條問題,答的則是另一款超詳盡版的答案。分享會完結後,筆者和同場做訪問的其他記者苦笑對望。結論是「攝影師性格和作品無關係,性格和作品可以分開。」對丫,你寫影評也只會針對電影是否好看,而不是導演本身做人如何。

但作為一位筆者長久以來十分欣賞的當代攝影師,當和你和Martin Parr相處過後,你再看他的作品時,就很難再單純以藝術角度去看待,想到這裡,我就會寧願當初沒有和他做過這篇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