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陣子才跟朋友討論「攝影教育」,尤其是如何跟年輕人 (即是中學生甚至小學生) 分享攝影。曝光三角?構圖法?還是色彩配對?在看到以下新聞之後,我就覺得先教導他們「不攝影」可能是至為首要的目標。

新聞內容如下︰

考評局發現,有中學文憑試的考生違規,在試場拍攝試卷上的電腦條碼,考生可能因而被扣分,甚至被降低評級。

有文憑試考生在試場拍攝貼在試卷上的電腦條碼,放上個人網頁。考評局表示,調查發現,只有一人違規,是個別情況。不過,在網上討論區,仍然可以找到不同考生在試場偷拍的照片,當中包括准考證、電腦條碼及市場環境等。

考評局主席吳克儉表示,有一名考生在考場,拍攝考生條碼,後果可能會被扣分或降低評級。他又指,拍攝有關條碼沒有任何功能,可能只是考生認為「你說不可以,我偏要做」的心態。」(來源)

這是一個人人都有相機的年代,至少每個人的手提電話都會附有相機,拍照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方便又容易,也因此「攝影心態」才是當務之急。情況就像一個人要學習武術,首先就要學習甚麼時候出手,甚麼時候不出手,空有一身武功卻又好勇鬥狠、惹事生非,並不會受人尊重。

或者你會說,拍照是很私人的事,自己做個記錄有何不可?但在這個時代,很不幸,只要你拍照,就很有機會被放在互聯網,只要放到互聯網,就很有機會流傳到全世界,永不會消失。這個現象已經被證實得太多次,不用再驗證。

所以,甚麼情況下不應該掏出你的相機來拍照?

1. 任何明文規定不可拍照的地方,例如考試場地、電影院、法庭等。
2. 跟伴侶發生性行為時。(除非有一天你外甥和舅母,在網上發現這些照片時,你會覺得「還好呀」……)
3. 跟新相識的朋友或客戶共晉午餐時。(除非你會徵求對方同意……會嗎?)
4. 在團體大合照時,攝影師已拿著五、六部大家的相機。

還有一些比較視乎當下情況的個案,例如放下相機,享受天倫之樂;暫停拍攝,親眼欣賞千載難逢的美景;不按快門,讓傷心者靜靜的休息。這些不是必然規則,須根據實際環境如何,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提醒自己,即使你擁有相機,但人類永遠都有選擇權︰「我們可以不攝影。」